机构简介组织章程促进会大事记
会员名录会员风采
融资需求申请科技金融产品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政策法规协会动态
最新公告: “2014年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工作” 专 题 培 训 通 知 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度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金科沙龙主题报告会成... 首届中国科技金融促进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海外扫描
海外扫描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动态>海外扫描
  • “星尘”太空支天网 人类首次捕获彗星尘埃
“星尘”太空支天网 人类首次捕获彗星尘埃

      美国“星尘”号太空探测器2日与“怀尔德-2”彗星实现历史性的“亲密接触”,不仅如愿以偿首次捕获到彗星尘埃,更有幸“偷拍”到这位匆匆过客的迷人面貌。

  8分钟约会等了5年

  在苦等5年之后,“星尘”号探测器终于迎来此次邂逅,“约会”地点距离地球约3.9亿公里。最近时,“星尘”号距离彗核距离仅有约240公里,这令不少科学家都捏了一把汗,因为越接近彗核,冰块和岩石等彗核物质密集度就越大,“星尘”号小不点就越有可能遭遇不测。

  当然,科学家早就为此采取了防范措施。探测器前部被安装了两个缓冲装置,可以对太阳能电池板形成保护。探测器主体外也装备了特殊防护罩。

  “星尘”号探测器与“怀尔德-2”彗星仅仅“相互偎依”了8分钟。二者之间相对速度接近时速2.2万公里,是子弹速度的6倍。

  “我们必须以子弹的6倍速度,将它(''星尘''号探测器)送入彗发,接受彗星尘埃的撞击,”“星尘”号探测项目负责人汤姆·达克斯伯里说,“一切进展的再好不过。”

  彗星中研究难度最大的是彗核,它主要由冰和岩石构成,直径最小的只有几公里。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会受热蒸发,其散发的气体或尘埃会延伸数千公里,形成所谓的彗发。在太阳光的扫拂下,彗发中的气体或尘埃进一步形成跨越数百万公里的彗尾。

  首次搜集到彗星尘埃

  虽然相聚只有短短的8分钟,但是“星尘”号探测器却胜利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主要使命——捕获彗星尘埃。

  “星尘”号伸出一个网球拍状的尘埃搜集装置,在太空中支起一张“网”。这张“天网”由高密度气凝胶材料制成,其主要成分是饱含气体的二氧化硅,气体含量高达99.8%。在遇到高速运动的彗星尘埃微粒时,这种特殊材料会起到缓冲作用,让颗粒逐步放慢脚步,直至最终束手就擒,从而尽可能保证颗粒的完整性。取样完成后,尘埃搜集装置就像蛤壳一样合拢了起来,以保护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批彗星尘埃样品。

  按照计划,携带彗星尘埃样本的返回舱将于2006年1月与“星尘”号探测器主体脱离,重新进入大气层并在美国犹他州软着陆。样本随后会被送往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附近的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分析。

  彗星尘埃可以说是记载太阳系形成演化历史的“活化石”。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其进行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分析,人类将会进一步揭示出太阳系诞生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的秘密。

  彗星也爱“秀”

  在短短的8分钟内,“星尘”号探测器上搭载的特殊照相机一刻都没有闲着,总共拍下了72张彗星近影。美丽的彗星近看可没那么诱人,到处是由冰和岩石组成的灰色球状固体,大小不一。由于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发生升华作用,这些灰球表面大多坑坑洼洼。倒是一些坑上方不断涌出的缕缕气流,给人制造出些许虚无缥缈的感觉。

  顺利冲出彗尾数小时后,“星尘”号探测器便开始将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其它数据发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
来源:《北京晨报》  

附件:

版权所有: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北里11号北京创业大厦A座216-217室(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
邮编:100101 电话:64853161 传真:64858451 E-Mail:bjtf_2007@126.com